1. 概述

1.1 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

虽然在讲心理学,但仍然是实用型的书,因为作者在教读者如何做。

1.2 四个关键问题

(1)这本书在讲什么?

对阿德勒心理学的解读,包括了人际关系、课题分离、共同体感觉等核心理念。

(2)这本书是怎么说这个内容的?

作者以青年与哲人问答的形式,以问题的来源、问题的实质、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脉络完成本书。

(3)这本书有没有道理?

目的论与原因论孰对孰错是有争论的,但目的论提供了新的视角,特别是让人摆脱了宿命论的束缚。课题分离或许能够立竿见影地解决很多人际关系问题。共同体感觉是三观的改变,需要时间,如果全人类都能有这样的三观,世界无疑会变得很好,但这只是理想情况。

(4)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?

这本书可以帮助我处理好人际关系。

1.3 这本书的一句话摘要

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,为了解决烦恼,要以课题分离为起点,通过自我接纳、他者信赖、他者贡献建立起共同体感觉,从而解决好“工作、交友、爱”三大课题,最终获得幸福(或者说实现人生的意义)。

2. 读书笔记

2.1 不幸的来源

(1)目的论

阿德勒心理学认为,不幸的来源不是过去的“原因”,而是现在的“目的”。因为过去无法改变,如果一直依赖原因论,人就无法改变了。可以说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、宿命论。因此,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。

人们按“目的”采取行动。举个例子,愤怒这种感情,是你为了实现震慑对方、让对方屈服的目的而人为捏造出来的。

(2)不幸的来源:都是自己的选择

自己选择了什么?
选择了生活方式,往小了说是性格,往大了说是世界观或人生观。
最初选择生活方式在10岁左右,但后来自己可以重新选择,只是人们不知道而已。
人们还常常下决心“不改变”,即使有不满,但保持现状让他觉得更加轻松、安心。

怎么改变生活方式?
要有摈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勇气。不要找“不能做”或“做不到”的理由,首先要去做。

2.2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

请注意是“一切”烦恼。

后面会说到,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:工作、交友、爱,这三大课题都与人际关系有关。阿德勒断言:“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。”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,只有自己一个人,那么一切烦恼都不存在。

(1)自卑感与自卑情结

阿德勒承认自卑感,自卑感本身不是坏事,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自卑感。而且,利用自卑感,人和社会可以不断进步。

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“客观的事实”,而是“主观的解释”。比如身高矮,虽然是客观的事实,但如果给自己解释了身高矮的好处,是可以不自卑的。

注意,“自卑感”与“自卑情结”不同。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,有自卑情结的人强调外部原因,将其作为自己不去改变的理由。

如果有人骄傲自大,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。
如果有人夸耀自己的不幸,那他是以此为武器支配对方,凭借自己的弱势获得特权。

(2)追求优越性

追求优越性不是与他人的竞争,而是自己不断前进。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“竞争”,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,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。人会不知不觉会把竞争者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“敌人”。把他人的幸福看作“我的失败”,所以才无法给予他人祝福。即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,处于竞争中的人也会不得安心,不想成为失败者。

如果不把人际关系想成“竞争”,而是持有“人人都是我的伙伴”的想法,对世界的看法会截然不同。

(3)如何对待冲突

如果遭人辱骂,要考虑一下对方隐藏的“目的”,分辨对方是否在挑起“权力之争”。如果对方是在争权,那么冲突就不再是纯粹的就事论事,而是对方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。

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,争权的下一阶段是“复仇”,一旦发展到那里就很难调和了。

人在人际关系中,一旦确信“我是正确的”,那就已经步入权力之争。承认错误、赔礼道歉、退出权力之争,这些都不是“失败”。

2.3 课题分离

这是我认为最基础、最容易应用的原则,读者可以从这里开始试验对自己是否有效。

(1)寻求认可

自由是不再寻求认可,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。

阿德勒批判赏罚式教育,它容易导致“如果没人表扬,我就不去做好事”,“如果没人惩罚,我也做坏事”。

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,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,所以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不可以发怒。

(2)课题分离

区分这是谁的课题,然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。基本上,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,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。

如何辨别是谁的课题?
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。

别人如何评价你,那是别人的课题,你根本无法左右。太在意别人的评价,说明你还不会课题分离。有意思的是,不能进行课题分离,一味拘泥于追求别人认可的人,反而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。

可以把马带到水边,但不能强迫其喝水。比如引导孩子,而不是强迫。

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,而是入口。想要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,但距离也不能太远。

(3)自由就是被人讨厌

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、不害怕被别人讨厌、不追求被他人认可,这是自由要放弃的代价。“是否讨厌我”是别人的课题。

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,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。

处理与别人的关系,首先处理好自己。

2.4 人际关系中要有被讨厌的勇气

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,作者接下来要讨论我们应该与他人缔结什么样的人际关系。

(1)共同体感觉

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“共同体感觉”,这是阿德勒心理学争议最大的地方。不知道中国提出的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与之是否有联系。

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“自己有位置”的状态。共同体在物理范围和时间范围上都包括了一切,是一种理想状态,永远无法达到。

人要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,一个人可以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公,但不能做世界的主人公,你只是共同体的一部分。

通过“我能给别人什么”而获得归属感,才是共同体中“有位置”。

不要被学校、公司这种小的共同体限制住,要在更大的共同体中找到“自己的位置”。

(2)横向关系

阿德勒心理学提倡所有人际关系都是“横向关系”。

例如,“表扬”与“鼓励”的区别。“表扬”这种行为含有“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”,是一种纵向关系。但“鼓励”不是自上而下的,不带有“评价”他人的意味,是一种横向关系,最简单的鼓励是对他人说一句“谢谢”。人在受到鼓励时,能够体会到“我对共同体有用”,这时候就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。

什么是“对共同体有用”?
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。

什么是“有用”?
不是用“行为”标准判断,而是用“存在”标准看待别人。不要仅仅以他人做了什么来评判,有时候他人只要存在着就是“有用”, 比如得病的家人。

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,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,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。

2.5 活在当下——人生的意义

(1)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

  • 自我接纳:不是自己明明做不到却暗示自己“我能行”、“我很强”的自我肯定,而是假如自己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“做不到的自己”,然后尽量朝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。
  • 他者信赖:信用是附带条件的,信赖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。信赖别人,只需要考虑“我该怎么做”。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,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。不必考虑他人是否合作,那是他人的课题,只要由“我”开始。
  • 他者贡献: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,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。但这不是舍弃“我”,而是为了体会到“我”,即我对共同体的作用。

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,也就是“自我接纳”,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“他者信赖”,而且,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,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,才能够做到“他者贡献”。同时,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,才能够体会到“我对他人有用”,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,做到“自我接纳”。

(2)人际关系的目标

行为目标:自立 + 与社会和谐共处。

支撑行为的心理:“我有能力”意识 + “人人都是我的伙伴”意识。

“自立”与“我有能力的意识”与自我接纳有关,“与社会和谐共处”和“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”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。

(3)什么是幸福

幸福即贡献感。

幸福要以自由为前提。追求被他人认可,是不自由的,也就不幸福。

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。

(4)活在当下

个人不是很接受这部分。

比如,作者认为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,而是根本不可能。

再如,以登山为例,作者强调过程,不追求结果。但这与当前普遍认同的“结果导向”背道而驰。

作者强调此时此刻和活在当下,不关心过去和未来,似乎是希望以此进一步否定原因论。

3. 扩展阅读

通过这本书了解到,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,创立了个体心理学,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也将其解读为勇气心理学。

于是我又看了阿德勒的《自卑与超越》,原书名是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》,书的主线是职业、社会、性这三大课题。虽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带有“个体”两字,但总是在强调人际关系和合作,三大课题均与此有关。

书中对自卑情结的定义: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,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,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情绪。

第六篇写得很好,特别强调女性的地位和母亲工作的价值。